每年夏天一到,蝉声就成了大自然最响亮的合奏。小时候的我们,总是在傍晚天擦黑的时候,拿着手电筒、拎着瓶子,钻进村头的林子里,去找那一只只停在树干上的“知了猴”,哪怕一晚上只抓到几只,也能高兴半天手机配资炒股网,炫耀给小伙伴看。那是夏天最具仪式感的时刻,是一段很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童年回忆。
北方人爱吃的是蝉的幼虫,也叫“知了猴”或“爬猴”,全身可以吃,营养丰富,香酥脆嫩。而在南方的许多地方,特别是云南,人们更偏爱成年的知了,捕到后处理一下,爆炒、油炸,滋味十足,成了当地人夏日餐桌上的一道野味佳肴。
说起抓知了,大家脑子里可能还是传统那套方法:天一黑,拿手电出去蹲点,运气好的话一晚上能收获十几只。但你可能想不到,在云南的一些地方,比如怒江、保山、文山,当地人发明出了一种神奇又高效的“摇知了”方法。手握自制的抓蝉神器,摇一摇就能把大批蝉“震”下来,连飞带跳地朝你扑过来。短短二十分钟,抓满一大袋蝉根本不是难事!
展开剩余75%抓知了的“摇蝉盆”制作很简单,只需要找来两个大小一致的不锈钢盆,中间放入一些小石子,然后用胶带把盆口封死固定住即可。
顺便在路边砍几个大的树枝,做为抓知了的“营地”。
云南这个季节抓知了的人特别多,山路上满是开着车、骑着摩托的抓知了大军。
到达合适的地点后,将橘黄色的灯带悬挂在树枝上,天一擦黑,摇知了就可以开始了。
只需要将手中的“神器”抓在手中用力摇动时,石头撞击盆壁,发出一种极具穿透力的金属摩擦声。这种声音在宁静的夜晚格外刺耳,却恰好是蝉最敏感的频率之一,加上诱人的灯光,大批的知了就会陆陆续续的飞到你面前。
树枝上也会粘贴很多透明胶带,知了一旦落在上面,就插翅难飞了,只需要一只一只的拿下来就行
云南摇知了持续的时间很短,二十分钟就可以满载而归。
其他地方人抓知了都是按只来抓的,云南抓知了是论斤抓的!就这一会的工夫,足足抓了八斤多知了,多少只已经数不清楚了。
抓来的清洗干净,去头、去爪、剖腹除内脏,再用盐水泡一泡,去腥入味。之后下锅一炸,撒上孜然、辣椒粉,那香味儿简直让人垂涎三尺。蝉肉蛋白质含量高,外酥里嫩,是不少云南人夏天解馋又补身的首选。
和童年那个拿着手电筒追蝉的自己比起来,云南“摇知了”的方式,像是一种野外科技升级,也更像是一种“云南蛊术”手机配资炒股网,神奇又高效,就是不知道这项神奇的“摇知了”技艺,到了外地管不管用。
我是市井觅食记,与世界交手多年,依然光彩依旧,兴致盎然!每日更新社会新闻,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,关注我,不迷路。发布于:河南省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